Application and Regulations 參賽詳情及規則

第十二屆報名方法

參賽時間

1、作品提交時間: 2018年3月9日前。

2、作品評選時間:市級、省級賽區初賽作品評選定於3月13日前,分賽區初賽作品評選定於3月11~19日,全國總決賽作品評選定於年3月26~30日。

頒獎典禮(時間、地點):
◾2018年5月 23-25日 第九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開幕式·哈爾濱(部分優秀作品獲獎代表)
◾2018年7月 第九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典禮暨科普活動(活動地點待定)

參賽主題

每屆大賽一個主題。第九屆主題“智慧生活,北斗+ ”,參賽選手圍繞大賽主題在北斗衛星導航科技和智能生活應用領域自由選題,突出北斗導航應用創新和實物作品製作。引導學生利用衛星導航、大數據處理、資訊通信等技術,依託互聯網及物聯網平臺,讓北斗應用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內容涉及智能交通、移動互聯、精准農業、氣象預報、應急救援、智慧旅遊、智慧港口、智能管網、物流監控、民生關愛、智能機器人、智能駕駛等諸多領域。

作品形式

科技創新論文、調查體驗報告、實物創新產品研發製作等。

1、中學組提交作品分為兩種形式:

科技論文、調查報告。
◾科技論文盡可能參照《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章程》及其《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規則》對科技創新成果的相關要求,需包含北斗衛星導航技術,並鼓勵與其他科技(尤其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電腦科學與資訊技術”、“工程學(航太與航空工程)”等領域所列重點科技)相結合提出創新應用的解決方案和創想,鼓勵實物作品。
◾調查報告的編寫需要觀察併發現身邊的北斗衛星導航應用為主,根據科學的調查方法、數據收集、數據分析等方式說明生活中的一個北斗應用主題,並給出調查結論。

:以“智能生活,北斗+”的理念,將北斗導航技術與其它技術和文化主題相結合,例如:開源硬體、創意程式設計、3D列印、鐳射切割、模型製作、視頻拍攝、繪畫攝影等。

2、大學組提交作品分為四種形式:
◾科技論文、科技製作(實物類作品,或基於Android、IOS、Windows等平臺的智能應用軟體等)、創新應用方案、調查報告。
◾科技論文需提交論文、原代碼等;
◾科技製作需提交產品軟、硬體說明和演示視頻;
◾創新應用方案需提交方案、演示程式(視頻),若涉及軟硬體系統則提交軟、硬體系統說明;
◾調查報告需要根據科學的調查方法、數據收集、數據分析等方式說明生活中的一個北斗應用主題,並給出調查結論。

3、中學組、大學組參賽者需要將實物作品拍攝成一個2~5分鐘的視頻
◾講解作品的設計理念、功能應用和創新特點等,與科技論文一同提交。

參賽方式及要求

(一)參賽報名及作品提交

1、“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分為分區初賽(根據實際情況預先組織校級、市級、省級選拔賽)、全國總決賽、科學委員會審定。

2、參賽以個人、團隊(4人或以下)形式參加均可,每件作品指導教師不應超過2名。

3、參賽者可以同時提交題材和內容(指原理、創意、方法等)完全不同的參賽作品,但總數不得超過兩件;嚴禁同一作品多投和重複參賽;嚴禁作品一稿兩投。

4、各分賽區推薦大學組一等獎作品進入全國總決賽,候選者須按規定參加總決賽答辯。

5、參賽作品必須提供文字作品和報名表,其中文字作品字數原則上不超過6000字;文字作品為word格式,規格統一為A4紙,圖片為jpg、gif、rar、zip格式,視頻為WMV,MP4,AVI等通用格式,大小不得超過20M。

6、格式要求必須參照“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賽作品格式規範書寫。

7、參賽所有材料不退稿。

(二)注意事項

電子版作品(包含論文和視頻)中不得出現作者及學校相關資訊,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

參賽原則

1、不涉密:作品內容切勿涉及保密內容;

2、保證原創性:作品須為原創,且擁有合法版權,不得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

3、有創新: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有所突破,有創新成果;

4、科學性:主題明確,研究主題、方法科學合理;

5、有應用價值:研究主題(成果)有一定的社會應用前景,能夠產生學術價值或經濟效益。

 大賽官方網站(北斗科普網)

http://www.bdlead.cn

“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港澳台分赛区秘書處
籌辦機構: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
Organiser: Hong Kong New Emerg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

查詢 Enquiries:
電話 Tel:3583 0006
電郵 Email:info@hknetea.org
網頁 Website:http://www.hknetea.org

(如需協助,請致電 3583 0008。 Please call 3583 0008 for assistance.)